学生工作

[社会实践]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作者:王晗力、吴宇晗审核:发布者:张琰发布时间:2022-08-26浏览次数:22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光秋月实践队参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

实践队员合影  吴宇晗摄影

“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核心价值观。走近中物院科技馆,这几个大字沉默而又闪耀地镌刻在馆墙上,像极了中物院人的文化:深藏功与名,勇做铸盾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国家科研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生产研制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

82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光秋月社会实践队员实地参观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深入了解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建院历史、战略意义以及其做出的伟大功绩,感悟中物院人传承至今的“两弹精神”与爱国情怀。

在科技馆内,和光秋月实践队员陆续参观了三个展厅,分别介绍了原子核与核武器的基本原理、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和平年代核技术的和平利用。在第二展厅,破旧的水壶、单薄的帐篷、简易的计算尺与手摇计算机同第一展厅中巍峨的核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工作人员介绍:“1951年,新中国刚刚在旧中国的破烂摊子上建立起来,不用说核武器,我们当时连制造常规武器的国防工业水平也是十分落后的。而在当时,世界上一些大国已经进入了现代化,而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深刻地意识到帝国主义敢于欺负我们就是因为我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于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毅然做出了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决策,朱光亚、邓稼先、郭永怀等一系列足以撼动学界的名字,悄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19587月,经中央批准,正式在青海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建设221厂核武器基地。据当时的一位科技工作者回忆:“彼时的金银滩草原,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我们这批人是坐专列到草原的,刚上草原时,许多房子还没交工。没房子住的同志,有的就住在单身楼的公用厕所里,两口子搭两块板在那儿住;有的找个土坯房子,上面盖油毡纸,就在那里住,青海不产蔬菜,菜都是用火车从内地运去的,所以菜都是干巴的。尽管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大家精神还是很饱满的,为了我们的事业,大家都是再苦再累也能克服。”实践队员吴宇晗表示:“在参观展馆前其实我已经预想过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如果不是见到这些实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当时的条件会恶劣到如此程度。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守在这里,不为名利,只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团结地聚集在这里,毫无半丝半缕私己之心,这是多么单纯又伟大的情怀!”

随后,实践队员进入第三展厅,展厅内罗列了许多现代的新技术,行及此处,工作人员骄傲地与实践队员分享:“这些产品中,已经有许多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我们不仅仅将核能作为一种武器用来保家卫国,也充分利用它的力量,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福音。如今,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只要想到我所做的工作能使祖国不再受到外辱、父母兄弟姊妹孩子不再受到欺凌,我和我们就愿将自身的一切投入这伟大的事业中,这也是我们的前辈传递给我们的信仰、力量与责任,亦是我们希望传递给你们的信仰、力量与责任。”实践队员王晗力对此感慨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传承千年绵延不息,就是每一代中华儿女中,都有那么一群民族的脊梁,他们或浴血杀敌舍生忘死、或隐姓埋名艰苦奋斗,却总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如今时代的火炬即将传递到我们这一辈人手上,我们也得从前辈手中汲取力量,担上责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胸中有誓深于海,愿得此身长报国。随着近年来,早期在中物院工作的老科学家们的事迹得到公开报道,这些在大山里奉献青春奉献终生的沉默的英雄们的事迹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朱光亚、王淦昌、邓稼先、于敏、郭永怀、陈能宽以及他们身后成千上万建设者们的事迹才得以被我们熟知。有那么一群人,以铸国防基石为已任,以做民族脊梁为追求,为我们构建出一个强大的安全屏障,我们是应该为此感到幸福的。有报道把他们形容成“中国面壁者”,面壁终将是为了破壁而出、剑指苍穹,国家富强,是每一代中物院人的心愿,以身报国,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们选择的道路。

从中物院科技馆中走出,队员们回望“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这十个闪耀的大字,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两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里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这次实践调研,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了“两弹一星”精神。实践队将继续做好时代的接力者,讲好红色故事,做革命精神的传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到“两弹一星”伟大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