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社会实践]不辞寂寞铸金甲 甘献年华逐紫烟

作者:吴宇晗审核:发布者:张琰发布时间:2022-08-22浏览次数:7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光秋月实践队围绕“两弹精神”采访武胜院士

1991年,武胜院士在科研生产一线指导工作留影

和光秋月实践队队员与武胜院士合影  吴宇晗摄

为弘扬老一辈建设者爱党爱国情怀、探寻“两弹精神”源头,传承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建设者们在艰苦条件中进行两弹研发与科技创新的精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光秋月实践队员亲身采访了以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武胜院士为代表的国防科技事业建设者们。实践队员采用线下采访、调研、搜集资料与线上研讨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他们一生孜孜以求许身为国的人生经历与精神信仰,深入探寻“两弹精神”的深刻内涵。

817日,和光秋月实践队员拜访核材料与工艺专家武胜院士。在拜访之前,实践队员利用图书档案、展馆宣传等公开资料对武胜院士的生平及学术成长经历进行初步了解,现场拜访期间,实践队员就武院士的成长经历展开学习,武院士对实践队员的学业及成长之路寄予期待。18日,实践队展开线上会议,就采访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学习。

武胜,中国著名的核材料与工艺专家,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34923日出生于黑龙江阿城县,1955年进入苏联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冶金学院学习,1956年转入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有色金属专业学习。1960年分配到二机部北京九所开始第一颗原子弹核部件热处理研制攻关,1964年转战青海221继续进行核心部件的研制,随后投入氢弹研制攻关。从1981年起,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开创性地组织了高性能铀合金研制、特种材料相容性与表面改性研究等工作。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在对武胜院士的学术成长资料进行前期学习过程中,实践队员对武胜先生苏联留学的经历印象深刻:19549月,武胜先生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留苏预备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俄语学习。俄语学习的难度特别大,但武胜先生和同学们学习非常刻苦,常常在深夜里仍孜孜不倦秉烛夜读。先生曾感慨道:“我当时就没有想过能读上大学,更没有想过能到国外读大学,是祖国和人民的关爱,让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1955年,武胜先生来到苏联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冶金学院。在学习生活中,先生深感自己知识水平的不足,除了吃饭睡觉,先生投入了全部的时间用于学习,每天晚上都要学到深夜,先生说:“国家送我出来学习不容易,拼了命也得要学好。”在实际采访中,实践队员也就该段经历向先生进行了采访,先生依然以同样的口吻说出同样的话,还叮嘱实践队员“你们这一辈人,一定也要把个人的成长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线上研讨期间,实践队员杨树婷表示:“武胜院士的精神与情怀值得我们尊敬与传承。时至今日祖国和人民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和帮助远远比先生当年多得多,我们更应该传承先生‘感恩此身报国念’的思想与情怀,扎实自我、充实青春,像先生一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609月,武胜先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拿到学位后当场向大使馆提出了回国申请,只为早日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10月,回到祖国的武胜院士来到二机部北京第九研究所工作,在严格的保密教育中,先生明白了自己承担的神圣使命——参与第一颗原子弹核部件热处理研制攻关任务。对于当时的先生和同事们来说,谁也没有见过铀,既不知道它的物理化学性能,更没有现成的热处理工艺,要进行工艺攻关难度极大。先生回忆道:“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但是第一条:反正不能等,苏联专家不给我们指导,我们都憋着一股气,能不能搞出来先不说,反正下定决心就是要搞出来;第二条:土法上马,没有办法就大家一起想办法,什么不懂学什么,什么需要学什么”。实践队员潘兆钰对此感慨到:“科研求索的道路迷雾重重,但先生和他们那辈的老科学家们却从不犹豫彷徨,以披荆斩棘的冲锋姿态一往直前,那种所向无前的锐气,那种敢为人先的担当,值得我们一生效仿追随。”

在整理武胜院士学术成长资料中,实践队员挖掘到一位曾参与研制的科研人员的回忆:“作为总工程师,武院士真是身体力行,经常到第一线。当时我主要从事合金分析这一块,研究条件差,大热天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也没有空调。先生经常亲自到我们实验现场来,也不要人陪,来了就和我们一块讨论、分析遇到的各种问题。先生对年轻的科研人员尤其是自己的学生要求甚严,总要求年轻的科研人员们要密切关注材料学科前沿动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也有信心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在采访过程中,先生也曾过问实践队员所选择的专业方向,在得知队员也是材料专业的学生后,老先生高兴的拍手说:“那我们是同行啊!”而同去采访的工作人员表示:“武院士这一代的老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我们这个事业后继有人因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对年轻人总是寄予厚望,总是不忘提携和指点。”实践队员拜访武胜先生时,先生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但依然愿意接见、指点前去拜访的实践队员。为此实践队员王奕聪在讨论时表示:“我一直觉得先生是高高在上的学术大佬,不曾想先生这样平易近人,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单纯地热爱着这个国家和他所从事的事业,不遗余力地帮助年轻人成长成才,帮助我们在先生曾奋斗过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当实践队员谈及先生的贡献和获奖时,先生总是不愿多说,说那是他们那一辈人集体的贡献,说老一辈科学家隐姓埋名工作几十年,为核武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他们相比,自己还差的很远。但在采访中,先生却又能清晰得记得当初一同工作过的老工人的名字,询问他们的住址与近况。“慧者多力而不伐功,以此名誉扬天下。武胜先生的情怀就是他们那一辈老科学家的写照,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却甘做隐姓埋名的人”实践队员王晗力评价道。

“不辞寂寞铸金甲,甘献年华逐紫烟”,这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院士曾提笔写下的豪迈诗篇。在那个物质匮乏,内忧外患的年代,是这样一群人秉持着“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让世界听到沉默已久的东方怒吼;是这样一群人,立心为天地、立命为人民,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孤独的背影和不朽的功勋。今天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有前辈的艰苦奋斗作为基点,岁月静好,但总有人在负重前行。终有一天,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我们也需要加入,我们也会为别人负重前行。俯仰天地间,总有一种浩然正气在一代代传承。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够传承千年不绝的精神底蕴。

通过这次实践采访,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了前辈“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高尚品德,以及“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勇攀高峰”的两弹精神在先生的成长轨迹里的切实体现。个人的命运永远离不开时代的影响,那一代的中国学者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并不孤单,相信我们,与更多的后来者会追随他们学术成长的脚步,读懂先生们的人生选择,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富强结合在一起,成就更伟大的未来。

参考资料:

武胜:驭核为武,止戈为胜|成都市科学协会官方澎湃号.2022-05-24